物联网是这个时代的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少不了各种各样的技术的支持,而RFID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赫然在列。都说RFID技术开创了一个时代,而传感器也是划时代的作品,它们对于物联网的价值比重如何,让我们实际来看看吧。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
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的兴起,信息终端从人人通信向物物通信领域扩张和蔓延。智慧地球旨在让每个物体或机器都成为网络的一部分,彼此之间实现互连互通,网络无所不连,终端无处不在。无论从种类看还是从数量看,未来信息终端都呈现出数十倍于当前市场的规模。短期内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是亮点;中期内智能电视、智能家居等智能家电将带来家庭智能终端的浪潮;长期M2M通信将是一个数十倍于人人通信的市场,各种形式的M2M终端将带来波澜壮阔的机会。
全球智能终端产业链是充分竞争的市场,产业分工也较为明确,终端厂商必须借助产业链的力量逐渐壮大自己。优秀的终端厂商在发展路径上有完整的规划和强有力的执行力,能够恰当地借助运营商等产业中其他参与者的力量,并在出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找到向价值高地渗透的方法。
同时,能否提供强大的后台云服务,是终端厂商能否扩展到不同的终端并形成协同效应的关键,建议重点关注智能电视云端一体化公司的乐视网,以及华数传媒与阿里巴巴合作的强强合作商业模式。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目前多应用于商业零售、交通管理、图书馆、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源等方面。
整个RFID电子标签系统由标签、天线和阅读器组成。其中最具技术含量的是标签及阅读器的芯片设计制造和天线设计制造,这个环节目前主要由国外厂商掌控,包括NXP、TI、Impinj等厂商。软件中间件由IBM、微软、甲骨文等少数软件厂商垄断。目前国内厂商集中在标签及读写器封装制造、标签测试、系统集成、应用示范等环节。
目前RFID已经在国内的身份识别、交通管理、军事与安全、资产管理、防盗与防伪、金融、物流、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应用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在部分领域开始进入规模应用阶段。随着RFID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RFID技术开始逐步应用到各行各业中。
其中,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身份识别、交通管理、军事与安全、资产管理等市场领域,已经或将逐步成为国内RFID行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在产业链构成的完善上,目前,中国RFID产业链已经基本搭建起来,形成了从芯片设计、封装、设备、系统集成、行业应用为一体的产业链格局。
从产业链的分布结构来看,阅读器和电子标签企业以深圳企业数量最多。深圳作为国内最主要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具有极其发达的电子信息产业中游和下游市场,为RFID电子标签和读写器制造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而在系统集成方面,RFID产业更多还是以政府项目为主导。这使得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成为RFID应用较早的地区,并逐渐形成了一批以项目集成为主的企业群体。
在中国RFID身份识别市场,二代身份证与社保卡项目是前几年最大的RFID应用项目。自2004年国内开始第一批二代身份证更替开始,在过去的9年时间里,中国共发放了近13亿张的二代身份证,为中国RFID行业累积贡献了超过200亿元的市场规模。进入2011年后,虽然二代身份证的更换已经进入尾声,但每年新增更换与补卡的二代身份证发放,仍然保持着6000万张/年的数量。
而在二代身份证进入尾声之际,中国还重点对社保卡项目进行了强制推广,并形成了从部分重点城市向全国扩张的局面,进一步推动了中国RFID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
此外,包括奥运会、世博会、大运会、全运会等系列大型赛事、场馆参观活动,也开始应用RFID作为门票防伪、安保、资产管理与溯源的保证。
未来,超高频RFID技术发展主要有三个方向:定位、加密、传感器集成。
传感器的应用同样必不可少,尤其是近几年,带有温度传感器的应用大量出现,如冷链管理;物联网和传感网的低成本节点;需要带有传感器接口的芯片。现阶段实现方式是传感器和ADC及MCU的IIC接口,兼容Gen2标准,成本高、功耗大。未来的研发方向侧重如何实现高灵敏度高精度的传感器集成、如何控制成本等。
两大核心技术的应用在物联网中必不可少,两项之间的比重也互为重要,我们期待核心技术的发展趋势,祝愿RFID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越走越好。
扫码加微信咨询